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赏花书籍推荐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赏花书籍推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你最喜欢林清玄的哪一篇散文,为什么?
您好谢邀!林清玄(1953年2月26日—2019年1月23日),中国台湾当代著名作家、散文家。
林清玄是一位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。林清玄的散文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“向内探索,向外追寻”。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,在优化文字语言的同时,意蕴也会同时得到系统性的展现,透露出生命的***,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受。
我觉得林清玄先生的散文要仔细读,慢慢品,就像看他这个人一样,外表不怎么俊美,实质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大学问者,他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敬畏,更是透露出他心灵之美。
在《温一壶月光下的酒》的文中,他所描述的喝酒三境界:一人独酌对影三人仍是上乘,原因要和另一个赏花相对应,看花见花好为下乘,而赏花之人却沾染上了花的气质乃是上乘,后面写茶我也以为如此。喝酒、赏花、品茶看似在写平常凡人生活之事,骨子里却大有***。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因为做而去做,如此为下乘,做好而不领会其中意境为中乘;而通过自己接触的事物习得此种气质和精神,乃是最佳。这篇散文我非常喜欢。
另外一篇《求好》的短文,也令我感悟颇深。这篇文章主题是何为生活品质。文章里是这样解释的,工匠能把一张桌椅做到最完美、农民能把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、穷人知道在哪里花最少的钱能买到最好的吃食,这是求好的正确方式。这些都是他通过自身的经历而感所作。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,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、奢靡、浪费就是生活品质,就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。短短几句朴实的话语,却把社会上一些盲目跟风、追求品牌、奢侈品等现象凸显出来,把人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入木三分,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。
林清玄先生“文如流水,语似冬阳”。
谢谢!祝您生活愉快!
自少年时代起,便格外地喜欢林清玄的散文。那时只是觉得他的文字不晦涩,不艰深,读来如清风一般。但如今再读林清玄的文字,在这清淡之外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舒服。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读后特别舒服的人,他内心里,也一定是恬淡安适的。林清玄的文字最妙的地方在于特别值得品,比如散文集《咸也好,淡也好》等等。
林清玄的文章中记录的事情,大多具有生活性,接地气且不失文学美感,有些文章虽然篇幅短小,却清新隽永,读完放下数日之后,再去读它,心里依然感慨万千。
好的文章,在反复读后依然能给人的心灵带来撞击。在林清玄的文字里,揭示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,反映的是人生哲理。只是他善于把捉人生中极平常的人事物,从不因为某件事情“小”,而直接忽略掉。
林清玄用那些日常小事告诉读者: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啊,不论是咸是淡,都别具一番滋味。而这不也正是点醒人们:禅心智慧与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分别呢?一念迷,转念悟,能够在生活的咸淡中品出其他滋味自然是好;但如果能在平淡的生活里安然地享受着平淡,这何尝不是乐事一件?
大风大浪、大起大落的人生看似很具有***性,可平平淡淡的生命体验,又怎么能说一点价值都没有。如果有人说平淡的日子没有乐趣,平淡的人生没趣味,那么必然是个不懂生活之人。且看林清玄的文字里,极少见到波折起伏的故事,也极少有强烈炽热的情感表达。可正是这种咸淡适宜的文字,不正是很贴合我们的生活本相吗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赏花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赏花书籍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