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城规书籍推荐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城规书籍推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属于什么书籍?
《三字经》,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。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,《三字经》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。《三字经》取材典故范,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天文地理、人伦义理、忠孝节义等等,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“仁,义,诚,敬,孝。”背诵《三字经》的同时,就了解了常识、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,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。
《***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: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。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,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三字一句,两句或四句连意,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;全篇先为“总叙”,然后分为“入则孝、出则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”七个部分。[1]
《百家姓》,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。按文献记载,成文于北宋初。原收集姓氏411个,后增补到568个,其中单姓444个,复姓124个。《百家姓》***用四言体例,对姓氏进行了排列,而且句句押韵,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,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、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,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
千字文,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、给事中周兴嗣编纂、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(在隋唐之前,不押韵、不对仗的文字,被称为“笔”,而非“文”)。梁武帝(502—549年)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,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。全文为四字句,对仗工整,条理清晰,文***斐然。
***规书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书籍?
训诫类蒙学教材。
巜***规》,原名巜训蒙文》,是清代中叶以后广为流行的训诫类蒙学教材,以三字为一句,其影响力仅次于巜三字经》。作者李毓秀(1647~1729),字子潜,号***三,绛州(今山西新绛)人,清初学者、教育家。
《***规》全文三百六十句,共一干零八十字,由五个部分组成。首章"总叙"是将孔子的话,用三字句改编而成。正文分为"入则孝,岀则悌"、"谨而信"、"泛爱众,而亲仁"、"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四部分,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、外出、待人、接物、处世、求学时应当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。
《***规》属于蒙学经典书籍。
它以浅近通俗的文字,三字一句、两句一韵的形式,阐述了学习的重要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,对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教育意义。
***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,阐述的是儒家思想文化?
《***规》是儒家文化,是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。从内容上看,《***规》虽然仅有1080个字,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、友爱兄弟、立身处事、待人接物、修身治学等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。
正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钟茂森教授在《圣贤教育的闪光》一文中讲到的,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,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,代代相传。
是伦常大道: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;是做学问道德的功夫: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;是修身之要:言忠信、行笃敬、惩忿、窒欲、迁善、改过;是处世态度:正其谊、不谋其利,明其道、不计其功;是待人接物: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,行有不得、反求诸己。
而以上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维护和平的教育总纲,全部体现在《***规》中。《***规》所阐述的道理,譬如“财物轻,怨何生,言语忍,忿自泯”、“恩欲报,怨欲忘”、“将加人,先问己,己不欲,即速已”、“事诸父,如事父,事诸兄,如事兄”、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等,都是超时空、超族群的,适用于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规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城规书籍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