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古代石刻书籍推荐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石刻书籍推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碑帖归什么类型书籍?
碑帖属金石类。这里的金石二字,金是指,金属器物上铸刻的文字,石是指石刻拓印的文字。在旧目录的四部分类中,凡碑帖方面的书,大多归于史部金石类,也有的把它编入子部的艺术类。读者要查阅这类书,可在这些子目中找到。
中国书最初的形态?
1.锦帛
写在锦帛上的书。
所谓帛书,就是将文字、图象写绘于丝织品上的一种书籍形式。在纸张未发明前,帛书是和竹简同时使用的一种书籍形式。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,往往是竹简和帛书并提,说明帛在当时已是一种书写文字的主要材料。
2.竹简
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。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(也有木片),竹片称简,木片称札或牍,统称为简,现在一般说竹简。均用毛笔墨书。 册的长度,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(约67.5cm),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(约56cm),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(约23cm)。在湖南长沙、湖北荆州、 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、居延、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,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。
竹简多用竹片制成,每片写字一行,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,称为「简牍」。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,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 木牍,多用于书写短文。
3. 龟甲或兽骨,距今已有3000余年。当时,为了便于保存,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。
4.石刻文字 初期书籍形式之一。在石头上刻字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使用的记载方法
5.木牍,也称木书、版书或版牍,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(少数用三棱形木柱)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。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,但最常见的是1平方市尺、厚度为1 市寸,即“一尺一寸”,有“尺牍”之称。多用于书法。
峄山碑讲的什么意思?
《峄山碑》是秦始皇二十八年(前二一九)东巡时所刻,由秦相李斯撰文并书。此碑内容主要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,形式为四言韵文,文字体现了秦代石刻文字的规范意识极强的风格特点。
技法成熟、规范,对于小篆书法的学习与鉴赏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。同时,它也标志着书法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书写,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源头。如需更多信息,建议阅读书法类书籍或请教书法专家。
想要了解书法史的话,哪本书值得推荐?
学习书法,不单单是会写字,会临帖,更重要的是经常要不断地学习,深入学习,要学习中国书法史,书法理论,书法审美等,否则是走不远的。学习中国书法史最好的书我认为是《中国书法史》(七卷本)。分为先秦、两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五代、宋辽金、元明,清代七部分,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,本书比较详尽地叙述了我国书法的演变,历史进程,尤其对各个朝代的书法代表作极其书法家进行了重要的述评,是一部很值得大家学习书法史的著作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石刻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石刻书籍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