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推荐年轻经济书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推荐年轻经济书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医学生、年轻医生经济状况真的这么艰难吗?
医学本科需要5年,而且这5年每天背东西。并且需要把每个学科联系起来,融会贯通。一般12点之前休息的非常少。这是本科阶段。
而且,还需要动手能力。
最糟糕的是,你怀着梦想与治病救人的情怀走入临床,现实中,病人的不友好,质疑,你会受不了。
为什么?
我待你掏心掏肺,你不断挑衅我的尊严。
而且,目前医学生实习干的是什么。几乎是打杂的一样。
目前需要三年规培,这三年属于半工半读,收入不高。虽然,利于医生的成长,但是,因为成长周期太长,有的人在这时会放弃。
我24了,马上25,三甲医院专硕研究生在读,每年有6000的国家补贴,独立值班之前每月医院给350的生活补贴,独立值班之后每月1000,每月只能勉强不向家里要钱。
挺难的!
我是一名护士,在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上班,科里有五个正高,三个副高,七个主治,大约有二十个研究生,是个规培进修医生。每次科会,都是一堆人。因为科室绩效都是医护一起上报,所以每个人收入多少,我大概都了解。
新入职的医生,挣的很少,我告诉你,是真的!
在我们医院,新入职的医生头两年要转科,转科就只能拿基本工资和全院平均奖的百分之三十。扣除五险一金,到手也就四千多。第三年就定科室了,可以拿科室绩效的百分之五十,第四年百分之七十,然后就百分百了。
可以看到,刚开始的两三年,一位医学博士,收入也就刚够基本生活需求,想要追求高质量,还是差一点。后续虽然有改观,但是收入和学历,和工作强度,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对于医学生来说~碰到好的导师,或许好点,基本生活需求应该是够的,一般的~医院会有一部分生活补贴,然后学校奖学金什么的,也差不多够了。
真的很难!
医学生,本科上学要五年,研究生又要三年,让人想起了,大一入学时辅导员的讲话,选择了学医,要做好至少“8年抗战”。
8年啊!你想想!其他专业,人家4年就毕业了,相比之下,已经进入工作岗位4年了,一般的工作岗位10w的储蓄也是有了的吧!而且,已经从“菜鸟”当起了“老鸟”,娶妻生子,成家立业。
再者,别人实习的时候就有实习工资了,而医学生实习,还是要向医院交钱的。没有工资,还要问家里要钱的。
虽然现在国家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对医学研究生有一定的生活补助,对!是生活补助,全国各地的医院差别各异。
真正能叫的上收入来源,那肯定是在毕业考入医院参加了工作。
还要吐槽下,医院招聘考试。说是取消事业编制,实行同工同酬,可是几家医院能做到?同工真的能做到同酬吗?
比较好的,就是毕业当年,努力考上一家医院的事业编,一年以后争取能拿上科室的奖金。不过,这一年要熬过三千多的基本工资。我记得上班后的第一个手机就是靠花呗,三期免息实现的。然后是交通工具—电动车。买车买房,你等等吧!媳妇还不一定有呢!要啥自行车?
大城市、房价高的情况下,基本医学生、年轻医生(公立)的薪酬是低于应届毕业生(同等学历)平均水平。在上海,我有几个前同事,分别是新华医院、仁济医院、中山医院的主治医师,短的五六年,长的十五年以上。因为科室专业原因,没有升上副高,分别在三十多岁、四十多岁时从体制内出来。也因为科室专业原因,没有灰色收入机会,薪酬不及前公司硕士毕业两年生。
但在一些小点的城市,房价不高,普遍薪酬比较低,医学生、年轻医生的薪酬在主治后在当地会处于稳定偏中上的状态,而且比较受尊重。
没有绝对的高低,选择一个城市也很重要~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荐年轻经济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推荐年轻经济书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